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差,可能會引發不少併發症,其中包含視網膜病變,而糖尿病友與一般人相較失明機率增25倍,專家建議,糖友們可多吃深綠色蔬菜,水果部分選擇富含葉黃素與玉米黃質如柳丁、葡萄、奇異果、芭樂等有助護眼。

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主任蔡玲貞營養師說明建議,糖尿病友可多攝取柳丁、葡萄、奇異果、芭樂等富含葉黃素與玉米黃質的水果,對保護眼睛十分有幫助。(圖/資料照)

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東華表示,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」是中老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。據統計,糖尿病人失明率為一般人的25倍,且患病10年後,「視網膜病變」發病率約60%,20年則高達90%。

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」的危險因子包括長期罹患糖尿病、血糖控制不佳、血壓控制不良、高血脂、懷孕、吸菸、肥胖等。因此積極嚴格控制血糖,可減緩糖尿病的視網膜變惡化;正常的血壓、血脂肪控制,也有助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控制。

蔡東華強調,第2型糖尿病人,應在新診斷糖尿病當時,就做第1次視網膜檢查,及早發現及時治療。之後,須依醫師建議追蹤,至少一年應做1次檢查,嚴重患者須依照電動床病況更頻繁回診追蹤。

市面上的電動病床百百種,而整體尺寸的設計不外乎是要符合人體工學、身高及胖瘦,以歐美的整體尺寸標準來說,因為普遍身形比較高大,一般平均長度約210公分,寬度約100公分,高度如果是可調整高度的電動床通常會介於30公分至70公分; 亞洲地區的整體尺寸會略縮減15公分左右,除了身形以外,也會因使用空間的大小而受限制。目前市面上的尺寸也有到120–130公分,對使用者來說,增加的寬度雖然帶來了更多空間與舒適,但是對照護者來說就會是很大的負擔,無論是替使用者翻身、移動等,不僅腰部長期下來可能會受傷,過寬的尺寸也會造成照護者手長不足,需要移動到另一側,增加了照護的時間。無論是在醫院或機構,電動床是使用者一天中接觸最多的輔具,如何讓使用者在接觸床體時能達到最大的舒適感,要從顏色、表面處理、平整度、質感等幾個層面考慮。

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電動床防治中心主任蔡玲貞營養師說明,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血糖控制的問題,如果控制的不好可能引起其他的併發症,包括血脂、小血管─視網膜的病變、大血管─心血管、腎臟的病變等。

吃對食物,保護眼睛。蔡玲貞提醒,由於3C產品的發達,「視網膜病變」對於中老年人及年輕族群蠻常發生,建議在整體飲食上,多攝取如葉黃素、玉米黃質比較豐富的,因為它可以抵抗藍光、紫外線、自由基。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把這些食物放在三餐當中,譬如深綠色的蔬菜,也是含有很多的葉黃素,我們也一直鼓勵糖友們多吃蔬菜,1天至少吃2碗以上;水果方面,葉黃素、玉米黃質含量比較豐富的,譬如柳丁、葡萄、奇異果、芭樂等,對於病友在血糖的控制,或是保護眼睛上,非常的有幫助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電動床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oughlj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