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50歲陳姓主管,近年來時常感到工作不帶勁、很累且注意力無法集中。就醫檢查無特別異常,肝功能也正常,經醫師問診後得知生活飲食習慣,外食居多,特別偏愛蛋類料理,時常有腹瀉或腹部脹氣的困擾。藉由急、慢性過敏原分析檢驗,發現無急性過敏原,但有重度奶、蛋類的慢性過敏。經治療後,精神、體力獲得提升,腸胃不適的症狀也改善了。

慢性過敏難以察覺。替該名患者診治的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表示,急性過敏症狀很即時,患者在接觸或食用到過敏原後,急性過敏的免疫球蛋白IgE會立即反應,如皮膚起疹、紅腫、發癢等症狀,很容易察覺過敏來源。

相較有跡可尋的急性過敏,潘俊伸說明,無明顯症狀的慢性過敏讓人難以發現,因為慢性過敏的免疫球蛋白IgG造成的延遲性反應,在患者接觸或食用到過敏原後的4至72小時內才會發生,較容易被忽略。

常外食,容易有慢性過敏的問題嗎?潘俊伸提到,現代人外食居多,飲食習慣容易偏差,攝取單一方面的食物,或吃進過多加工食品;加上蔬菜、水果攝取嚴重不足,腸道黏膜產生發炎反應,改變了腸電動床道上皮細胞的通透性,可能會造成免疫球蛋白發生電動床延遲性反應,加重慢性過敏的症狀。

電動床的發明對於行動不便者、長期臥床者有了偌大的幫助,不需要依靠他人的輔助就能順利起身,為其生活帶來許多的便利性,且不侷限於醫療機構內的使用,而是一般家庭也逐漸普及,但若是搬家時需要移動電動床該怎麼辦呢?體積龐大且含馬達的電動床,在搬運時應該注意哪些事才能避免過程碰撞讓其受損呢?其實電動床內雖然含有馬達,但只要以正確妥當的方式搬運,並且於事前做好外層加強防護,避免碰撞受損的機會,就能使電動床的搬運更加順利。

疲勞、注意力不集中,可能是慢性過敏造成。潘俊伸指出,慢性過敏會對身體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,症狀由輕微的蕁麻疹到嚴重如氣喘發作都有可能。其他常見的症狀包括偏頭痛、失眠、疲勞、喉嚨發炎、腸胃發炎、腸躁症、關節疼痛、泌尿道感染、焦慮、注意力不集中,甚至體重過重等。

治療方式,潘俊伸提出,依據患者慢性食物過敏檢測的結果,以排除、替代、補充、修復「4R」的概念治療。依嚴重程度停用引起過敏的食物1至6個月,提供適當的食物輪替建議,補充消化酵素、魚油及適合自己的益生菌,修護腸道上皮細胞,以減少過敏的反應及症狀。

潘俊伸提醒,倘有疲勞、注意力不集中,身體檢查一直找不出問題,可考慮慢性過敏的可能,慢性過敏的治療需要長時間至少6個月以上,建議依照醫囑耐心調整生活飲食習慣,配合適當營養素補充,才能逐漸改善不適症狀。

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
油漆桶從天降 婦脊椎肋骨鎖骨全斷裂
泡麵湯喝光光 NG飲食小心「敗腎」
電子病歷未上傳病人累?北市聯醫澄清
陳時中將率世衛行動團 如期赴日內瓦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電動床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oughlja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